本文作者:免费文案网

菊池宽《父归》阅读训练及答案_父归菊池宽阅读题

笙念 19 分钟前 ( 2025-08-15 02:32:08 ) 4054 抢沙发

6、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贤一郎对父亲的反驳斥责,多次都是从“如果我们有父亲”这句话开始,说明了他对父爱的渴望。

B、母亲心地善良,任劳任怨,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式的人物,她对长子贤一郎疼爱、敬重和愧疚。

C、母亲对父亲的接受、劝长子与他父亲和解,都是出于对父权家长制的理解与顺从。

D、本剧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上某些正当的看法和应有的批评态度。

答案:B(贤一郎对父亲的反驳斥责,多次都源于他对父爱的渴望,而非对父权家长制的理解)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剧的语言有丰富的潜台词。如“我们没有父亲”一句,潜台词是:父亲没有尽到责任,不配做父亲;“我们”没有得到父亲的抚养,不会承认这个父亲。

B、本剧结构严谨,不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而是利用富有个性特征的对话,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C、剧中的“色厉内荏地”属于剧本的舞台说明,父亲出现这样的神情反映出他矛盾的心理:因为权威被藐视而色厉,因为没有尽责而内荏。

D、本剧虽然篇幅短小,但生动地描写了剧中每个人复杂、矛盾、充满纠葛的心理活动。

答案:B(文本艺术特点理解错误)

8、贤一郎和新二郎对待父亲的态度为何完全不同?请简要概括。(4分)
答:贤一郎对父亲的态度是冷酷无情,多次因“如果我们有父亲”而感到无奈与痛苦;而新二郎对父亲的态度则是可怜却坚定,只因自己年老体弱而不得不接受现状。

9、有评论家用“理与情的矛盾与统一—”来评价《父归》中的人物贤一郎,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剧情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同意(2分)从父权家长制的角度,贤一郎应该接受父亲;但从情感角度,父亲的归来是贤一郎没有预料到的,他体弱无助、冷酷无情,内心充满矛盾与迷茫。

观点分析:
1. 理与情的对比
躯引评论认为,人物贤一郎的行为体现了对理性的反思与理性化的批判,而父亲的行为则是情感上的理性回应与理解。

  1. 人物心理冲突与统一
    文中贤一郎和新二郎对父亲的态度看似矛盾,但最终却找到了内心的平衡与理解。这一统一展示了人物复杂性与深度,也体现了社会现实中的深刻矛盾与和谐化解的智慧。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19 分钟前 ( 2025-08-15 02:32:08 )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免费文案网对其观点赞同或支持。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