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成语解释
成语是汉语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道酬勤厚德载物成语解释,希望能帮到你!
天道酬勤:是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古今中外所称道的多劳多得。出自《论语》。天即上苍;道指主张;酬即酬谢、厚报;勤即勤奋、敬业;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劳、勤奋的人。
厚德载物:是指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出自《易经》。《周易》君子以厚德载物。大意是:旧时指品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
诚然:上天一定会让那些勤勉的人,有所收获。因为,有梦的人,才有希望。这就是天道酬勤。是君子能够坦荡荡,自强不息,刚毅坚卓,发愤图强,胸怀像大地一样广阔,美德包容万物,永远更新更新。
所以,天道酬勤厚德载物,是要人们效法天地,在学、行各方面不断去努力。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人源于天地,是天地的派生物,所以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古代不少学者,能深刻体认这种精神并自觉加以践履,如孔子,自述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有一次在河边对学生们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是激励他们效法自然,珍惜时光,努力进取。
明末顾炎武有诗云: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他认为有一日未死之身,则有一日未闻之道。王夫之于垂暮之年,疾病卧床,犹时置楮墨于卧榻之旁,力疾而篡注。他们所体现的,都是这种精神。这种精神由于人们的践履,使我们后人仍时时感受到它那幽幽的理性与璀璨的美。
传统文化中富含极有价值的东西是绝无疑义的,对这一点,人们口头上似也都能道,然我总觉得等闲视之或视而不见者仍滔滔皆是。如此优秀的自家珍藏不知宝爱教人不可思议,近来读到一条注释尤让我叹息不已。《朱子语类》载朱子语曰:试思人以眇然之身,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以常人而可以为圣贤。某大学出版社出版之《朱子语类选注》注赞字为称颂,赞美,真是大错特错。这里的赞,应解为助,人可以助天地之化育,是儒家所乐道的,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常识。注释者的无知令人吃惊。同书又注禅家话头云在青天水在瓶云:要考查行为的结果,考虑到行事的困难。更是胡说八道。如果敢于注释古书的人如此不学浅陋,对传统文化如此隔膜无知,则前面说到的我的学生们不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出处与意蕴,也就不足为奇了。可见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人们已疏离到何等程度。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多做好事,善事日积月累就象滴水汇成江河湖海而升华为高尚的品德,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就会受到人们的拥戴,恪守道德准则的团体就会与时俱进,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虽历尽沧桑却一脉相承依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是一代代龙的传人上下求索扬善弃恶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