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1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1
修竹修竹,高耸入云间。山根夹着冰玉梅,枝叶依稀如玉。清溪绕过小屋,清风拂面来。行人在疏篱边,折残犹有高枝。高枝上点零零寒梅,因春尚未娇懒,只因山崖未到春日。
注释
清平乐: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为宋词常用词牌。检校:核查。山园:雨轩带湖居第,乃建于信州附郭灵山门之外者,洪迈《稼轩记》有“东冈西阜,北墅南麓”等语,雨轩亦自称山园。
修竹:高高的竹子。
冰玉:如冰似玉,指梅花。
小屋:雨轩新居内一处宅院的名称。
行人在过路之人。
折残犹有高枝。
因春尚未娇懒而来迟。
赏析
此词描绘山园中梅花盛开、溪水蜿蜒的景象,词句精巧。起笔以修竹为喻,指高耸入云;接句以冰玉之梅为点,点出山野之幽胜。以下从篱边折残梅花,引高枝寒梅,由近及远,勾勒出山野之景色。后两句抒发风情:高枝几处,风吟风奏,不至峰前,因春未来而停,写尽了梅花对春报春的特有风神。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冬十一月,四十八岁的辛弃疾由江西安抚使改任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但随即又因台臣王蔺的弹劾,被免掉了职务,作者不得不回到在上饶灵山之隈建成不久的带湖新居过退隐的生活。这首咏梅词即作于闲居带湖期间。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2
修竹修竹,高耸入云间。山根夹着冰玉梅,枝叶依稀如玉。清溪绕过小屋,清风拂面来。行人在疏篱边,折残犹有高枝。高枝上点零零寒梅,因春尚未娇懒而来迟。
译文
修竹修竹,高耸入云间。山根夹着冰玉梅,枝叶依稀如玉。清溪绕过小屋,清风拂面来。行人在疏篱边,折残犹有高枝。高枝上点零零寒梅,因春尚未娇懒而来迟。
注释
清平乐: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为宋词常用词牌。检校:核查。山园:雨轩带湖居第,乃建于信州附郭灵山门之外者,洪迈《稼轩记》有“东冈西阜,北墅南麓”等语,雨轩亦自称山园。
修竹:高高的竹子。
冰玉:如冰似玉,指梅花。
小屋:雨轩新居内一处宅院的名称。
行人在过路之人。
折残犹有高枝。
因春尚未娇懒而来迟.
赏析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冬十一月,四十八岁的辛弃疾由江西安抚使改任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但随即又因台臣王蔺的弹劾,被免掉了职务,作者不得不回到在上饶灵山之隈建成不久的带湖新居过退隐的生活。这首咏梅词即作于闲居带湖期间。
此词主要描绘了山园里梅花生长环境与风韵。起笔谓梅花长在断崖峭壁间,与修竹为伍,有冰清玉洁的'资质。以下一路观赏,由山麓而家园,由白昼而黄昏,幽香满园,点出山园之梅。过片二句的篱边梅残,是铺垫之笔,旨在推出高枝之梅。结末二句谓高枝数点,临风摇曳,风姿翩翩,其所以迟迟不落,挺立枝头,只是因为春天娇懒未到。全篇精妙之处正在于此,形神兼备,虚实相间,写活了梅花唤春报春的特有风神。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冬十一月,四十八岁的辛弃疾,由江西安抚使改任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但随即又因台臣王蔺的弹劾,被免掉了职务,作者不得不回到在上饶灵山之隈建成不久的带湖新居过退隐的生活。这首咏梅词即作于闲居带湖期间。
此词主要描绘了山园里梅花生长环境与风韵。起笔谓梅花长在断崖峭壁间,与修竹为伍,有冰清玉洁的'资质。以下一路观赏,由山麓而家园,由白昼而黄昏,幽香满园,点出山园之梅。过片二句的篱边梅残,是铺垫之笔,旨在推出高枝之梅。结末二句谓高枝数点,临风摇曳,风姿翩翩,其所以迟迟不落,挺立枝头,只是因为春天娇懒未到。全篇精妙之处正在于此,形神兼备,虚实相间,写活了梅花唤春报春的特有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