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免费文案网

望岳古诗原文及赏析(望岳古诗欣赏)

笙念 20 分钟前 ( 2025-10-26 13:18:11 ) 6027 抢沙发

望岳古诗原文及赏析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望岳古诗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原诗如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

如何:怎么样.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未了:不尽,不断。

造化:大自然。

钟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

割分: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荡胸生曾云:心胸摇荡。

曾:同“层”,重叠。

决眦(zì):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决:裂开。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会当:终当,定要。

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译文])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大自然把神奇和秀美都赋予了泰山,泰山是天地间神秀之气的集中所在。泰山巍峨高大,山南和山北被分割成一明一暗,判若早晨和黄昏。层层云霭雾气升腾,使我心胸激荡,凝神远望,目送山中的飞鸟归林。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在眼中是多么渺小。

([鉴赏])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的浪漫豪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像谢灵运那样用“崔”等字来表达的隐喻,而是通过实际观察的结果,是一个具体的描述。这不仅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也为全诗的意境增添了层次感。

首句通过“岱宗夫如何?”直接点明了整首诗的主题和表现手法——从远望到俯瞰,再到凝视泰山,以展现它壮丽的气势和神奇的秀丽。这一句不仅简洁有力,也为后文的结构和层次做了铺垫。

末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通过“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来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观察,同时“观众山小”则暗示了自然之美比人之有情深得多,更加强调了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泰山的雄伟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真理的豪情壮志。这不仅是一首优美的古诗,更是对生命、历史和人性的一次深刻反思。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 分钟前 ( 2025-10-26 13:18:11 )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免费文案网对其观点赞同或支持。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