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又称为大李杜),汉族,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杜),为了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年代】:唐
【作者】: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
【内容】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诗中通过“还应酿”暗示李白此时正在黄泉里学习酿酒)
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诗人将此比作对酒入醉的情景)
赏析:
这首五绝是李白在宣城为悼念一位善于酿酒的老师傅而写的。事本寻常,诗也只寥寥数语,但因为其朴拙的语言表达了真挚动人的感情,一直为后人所爱读。
纪叟离开人世,引起诗人深深的惋惜和怀念。诗人痴情地想象这位酿酒老人死后的生活。既然生前他能为李白酿出老春好酒,那么如今在黄泉之下,还会施以他的拿手绝招继续酿造香醇的美酒吧!
这看去是诗人一种荒诞可笑的假想,然而却说得那么认真、悲切,使读者在感情上容易接受,觉得这一奇想合乎情理。
接着,诗人又沿着这条思路想得更深一层:纪叟纵然在黄泉里仍操旧业,但生死殊途,叫我李白如何能喝得到他的酒呢?想到这里,诗人更为悲切。为了表达这种强烈的伤感之情,采用设问句式,故作痴语问道:
老师傅!你已经去到漫漫长夜般的幽冥世界中去了,而我李白还活在人世之中,你酿了老春好酒,又将卖给谁?
照这两句诗的含意,似乎纪叟原是专为李白酿酒而活着,并且他酿的酒也只有李白赏识。这种想法显然更是不合乎情理的痴呆想法,但更能表明诗人平时与纪 subt 意情的深厚,彼此是难得的知音,现在死生分离,多么悲痛啊!
沽酒与酿酒是李白与纪叟生前最平常的接触,然而,这看似平常的小事,却是最令人难忘、最易引起伤感。诗人善于抓住这一点,并赋予浪漫主义色彩加以渲染,感情真挚自然,十分感人。
诗中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展现了李白与纪 subt 在共同创作诗歌中的深厚友谊和相互支持的精神。这种深厚的知音关系,正是他们生命中最珍贵的情感财富,而诗人通过他们的文字,深刻地传达了这种友情的伟大与永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