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注释]
闻:听说。
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左迁:古人尊右卑左,习惯上称降职为左迁。即贬官。
龙标:今湖南黔阳,王昌龄这次是被贬为龙标尉。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遥:远远地.
子规:即杜鹃鸟,又称布谷鸟。
五溪: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与:给.
随君:一作随风.
夜郎: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诗、诗意]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赏析一]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李白之所以能够这样深刻地思念友人,是因为他有着深厚的人际经验。他对王昌龄的评价不仅停留在表面的个人性格上,更深入到对历史人物的解读上。他的诗风富有诗意,善于通过意象传达情感,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他成为唐代诗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李白诗歌的创新之处在于其语言的凝练和意境的深远。他在七绝等格式中展现了非凡的创作能力,同时又不失对人生、命运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他的诗作常常让人回味无穷,这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得他的作品在后世成为了不朽的经典。
李白将明月作为替身,伴随着友人的不幸离开,继续前往那个遥远的地方。这种诗歌创作方式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想象力,也体现了其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批判性思考。这种诗歌形式的创新,使他的作品在后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