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语言冬至绘本教案1
活动目标:在动手制作汤圆中感受冬至的节日气氛。
活动准备:课件准备:《九九歌》童谣音频及图片;“汤圆”图片;“汤圆”手工成品图。
活动过程: 1. 播放童谣音频及图片,引出活动主题。2.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首特别的童谣,名字叫《九九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3. ——童谣中出现了哪些数字?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呢?4. 介绍冬至,知道冬至是中国的传统节日。5. 出示图片“汤圆”,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饮食习俗。6. 出示手工成品图,播放童谣音频《九九歌》,发放材料“超轻黏土、纸盘”,鼓励幼儿动手制作汤圆。7. (可根据风俗习惯将汤圆换成饺子)
温馨提示: 小童谣《九九歌》的内容不要求幼儿理解,教师在讲解内容的时候不宜太深入或时间太久。8. 活动延伸: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投放材料“超轻黏土”,鼓励幼儿动手制作饺子。9.
日常活动:将幼儿制作好的汤圆装饰在班级的美工区内,供幼儿欣赏。
小班语言冬至绘本教案2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冬至与麻糍的意义,掌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识及制作技能;2、能独立或与人合作制作麻糍,体会劳动的快乐,激发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制作麻糍的工具原料:糯米、芝麻、黄豆、红糖;外出车辆。
活动过程: (一)教师交代活动目的及注意事项.
1. 师: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去参观麻糍作坊,好吗?2. 师:外出活动应该注意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注意安全、要排好队伍、讲礼貌,等等)。3. 帨小结:外出时除了讲礼貌,还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到麻糍作坊,人很多,很挤,小朋友要注意安全,也要跟好队伍,并在老师指定的地方参观,不能随便乱跑。 4. (二)谈话,激发兴趣. 2. 师:你们吃过麻糍吗?幼:吃过,很好吃。3. 师:你知道麻糍是什么样的吗?幼:圆圆的,软软的;黏黏的。特别软,粘牙… 5.(三)了解麻糍的制作材料、工具及程序.
6. (一)捣米。 1.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呀?有什么用呢?2. 帨:这叫捣池,是用来蒸熟石头的,有几十斤重!这些米就是谌着重的作用才能融在一起。 7. (二)团米团。 1. 师:我们要将捣成的米团捏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麻糍。谁知道怎么把米团变成麻糍?幼:用手搓;就像搓汤圆一样,先搓圆再压扁…… 8. (三)滚豆沙。 1. 师:你们来尝尝自己捏出来的麻团。 2. 帨:幼:淡淡的不怎么好吃。 3. 师:这个好吃吗?(幼儿品尝)幼:又香又甜。 4. 师:所以做麻糍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滚上豆沙,这样味道才好,但豆沙不能滚太多,也不可太少,还要滚得均匀。 5. (二)幼儿品尝。 6. (四)小结。 7. 师:小朋友,伯伯为我们做的麻糍好吃吗?幼:好吃! 8. 师:但是做出这么好吃的麻糍要付出很辛苦的劳动,你们刚才也看了师傅们在捣米的时候流下的汗水,可见我们的粮食来的是多么不容易!我们不仅要爱惜粮食,而且要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五)延伸活动:(回幼儿园尝试做麻糍). 1. 师:小朋友,我们观看了制作麻糍的过程,现在我们也来做麻糍,让我们跟着厨房阿姨一起来做吧! 2. 1、幼儿尝试制作麻糍。 3. 2、幼儿品尝。(二)小班语言冬至绘本教案3
活动目标:1、知道冬至要吃饺子的传统习俗;2、用橡皮泥团圆、压扁、包裹的技能制作饺子皮和饺子馅;3、和朋友们介绍和分享自己做的饺子,体验冬至节日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幼儿对冬至及饺子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课件准备: 母亲孩子故事视频、包饺子视频、包饺子步骤图.
材料准备: 各色粘土、塑料刀(或食用面团、馅料)。
活动过程:
1. 师播放视频动画《冬至》,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习俗,引出饺子主题。 2. ——熊猫奇奇他们在做什么事情?冬至都吃什么? 3. ——你喜欢吃饺子吗? 4. 帨小结:冬至那天,一家人一起包饺子或汤圆,边吃边聊天,很是幸福。所以,饺子、汤圆就代表团圆,代表着对家人和客人的祝福。 5. 出示小伙伴做饺子的图片,引起幼儿做饺子的兴趣。 6. 出示一个制作好的饺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论。(二)制作饺子皮:
1. 师播放视频《包饺子》,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包饺子的方法和步骤。 2. 出示包饺子分步骤图,鼓励幼儿用黏土尝试包饺子。 3. 1. 制作饺子皮: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两只小手搓一搓,搓成圆球;再用手掌把圆球压薄,压成圆圆片。 4. 2. 制作饺子馅: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切碎或团圆。 5. 3. 包饺子:用皮包住馅,用大拇指和食指把两边捏在一起,一个饺子做好啦。 6. 鼓励幼儿独立制作饺子,教师巡回观察,给予指导。 7. (三)分享与展示: 1. 师鼓励幼儿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2. 帨小结:——你的饺子是什么形状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6 分钟前 ( 2025-10-26 10:12:25 )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免费文案网对其观点赞同或支持。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