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免费文案网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及译文_读山海经其十是什么意思

笙念 10 分钟前 ( 2025-09-11 13:38:57 ) 1957 抢沙发

《读山海经·其十》引言段落改写

陶渊明此诗称叹精卫、刑天之事,取其虽死无悔、猛志常在之一段精神,而加以高扬,这并非无所寄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山海经·其十》原文及译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陶渊明此诗称叹精卫、刑天之事,取其虽死无悔、猛志常在之一段精神,而加以高扬,这并非无所寄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山海经·其十》原文及译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在这片神话的世界里,精卫、刑天的复仇之路仿佛永远无法实现。但这种反抗的精神,却并非是无价之物,而是体现了中国先民勇敢坚韧的品格。陶渊明在此诗中高扬反抗精神,“猛志固常在”,表彰此种精神之不可磨灭;“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则将此精神悲剧化,使之倍加深沉。悲尤且壮,这就使陶渊明此诗获得了深切的悲剧美特质。

即使是《山海经》中的神话世界,精卫、刑天的复仇愿望,似亦未能如愿以偿。然而,其中的反抗精神,却并非是无价值的,这种精神,其实是中国先民勇敢坚韧的品格之体现。陶渊明在诗中高扬此反抗精神,“猛志固常在”,表彰此种精神之不可磨灭;“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则将此精神悲剧化,使之倍加深沉。悲尤且壮,这就使陶渊明此诗获得了深切的悲剧美特质。

作者:陶渊明
来源:《读山海经·其十》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10 分钟前 ( 2025-09-11 13:38:57 )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免费文案网对其观点赞同或支持。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