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听秋的声音》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 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 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二、教学准备
- 选择一段优美的关于秋的音乐磁带。
- 准备录音机1台、实物投影仪1架(或小黑板3块)。
三、教学设计
一、欣赏音乐,激发想象
- 描述引入
- 声音的美妙: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
-
通过音乐磁带播放,学生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想象画面。
-
直观感受
- 学生交流自己听到了什么声音?看到了什么?
-
提到喜欢的那一种声音,并多读几遍。
-
导入课题
- 听说:“秋的声音”,像我们小手拉大了。这是谁写的诗呢?(揭题读题)《听听,秋的声音》。
二、感受诗情,体会情感
- 自读课文
-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 感知内容
- 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你最喜欢哪种声音吗?
-
感受秋叶飘落的声音、蟋蟀鸣叫的声音、大雁飞翔的声音,以及田野上金黄的果实飞舞的声音。
-
朗读展示,想象表演
- 鼓励学生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可仿读,可评点。
- 开展想象性表演活动。准备小黑板或字卡:
- 大树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
- 蜗牛拉着网子,“咯咯”,是一只蟋蟀在唱歌。
- 喷喷喷,是大雁飞来的声音。
三、深入理解,提升语言
- 模仿自读
- 学生可以边读边用不同的语气表达,如“啊,黄叶抖动着叶子,就像在唱一首无声的诗。”
- 展开想象
- 鼓励学生用诗意的语言来描述秋天的声音和景象。
- 大家喜欢这样《听听秋的声音》,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感受这美丽的秋光吧!
四、拓展练习,丰富语言
- 提问:
- 为什么“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
- 蜗牛拉着网子,“咯咯”,是一只蟋蟀在唱歌。写得好的诗中会有这样的句子吗?
-
大雁飞来,“扑通扑通”,是秋风带来的和谐音。
-
练习写诗
- 仿读《听听秋的声音》,完成一首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