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的图画》教学课件(各版本)
第一版本
1. 教学目标
- 认识并书写8个生字。
-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丽和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
2. 课堂导入
-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出课题《秋天的图画》。
3. 探索学习
3.1 观察图片,认识生字。
- 活动内容: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尝试认识生字“挂”、“露”、“翻”、“举”等。
-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图示,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
3.2 辅助:朗读文中的句子。
-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文中的画面和情感。
4. 有感情的朗读(1)
**4.1 热爱祖国的文人。
- 教师提示,学生喜欢祖国的繁荣昌盛,热爱自己的祖国。
- 学生背诵课文,边读边想象秋天的美丽景象和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
5. 辅助:朗读(2)
- 活动内容: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 板书设计:
- 劳动的人们。
- 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
6. 绘图互动
6.1 文中有画。
-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本中找到“挂”、“露”、“翻”、“举”,并画出自己理解的图画。
- 学生在板书本上自由画图,互相分享。
6.2 互动问答。
- 提问:秋天是个万物丰收的季节,棉海翻起银色的波浪,石榴咧开红红的嘴巴,葡萄瞪着紫色的眼睛。
- 学生思考:这是谁画出了秋的图画?我同意这个观点。
7. 总结
7.1 教读与朗读。
- 回忆《秋天的图画》,感受文中的美丽和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
- 强调书写生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7.2 画图与板书。
-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自己所理解的秋天的图画。
- 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展示书中重要的生字和文中的句子。
8. 活动延伸
8.1 记录秋天的景色。
- 学生回家记录秋天的景象或收集秋天的落叶,分享给老师。
- 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将图画或树叶送给同学,展示自己的创意。
8.2 画图展览。
- 集体完成一幅秋日的图画展览,让课堂成为艺术创作的舞台。
9. 教学反思
总结:
通过以上课件设计,我们成功地将《秋天的图画》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既帮助学生认识生字,又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接下来的环节包括互动问答、板书展示等,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够得到充分的练习和理解。
希望这些设计能够符合用户的需求!如果需要进一步调整,请随时告知!
《秋天的图画》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 会认本课8个生字(梨、笼、浪、林、燃、勤、劳)。
- 理解“脸颊、波浪、燃烧、勤劳”等词的意思,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相关句子。
- 深入研析秋天的图画,体会色彩和语言的特点。
- 喜欢秋日,愿意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秋日。
第一课时
*引课:* 1. 请小朋友一起唱《秋天的歌》,你听到了哪些生动的画面?(金黄的梨树、金色的稻田、红红的脸颊等。) 2. 这些画面都和秋天有关,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欣赏大自然中的秋天图画。 3. 点击**:秋天来了!秋天来啦!
*二、一读文,读通顺* 1. 请打开书本,仔细阅读整首诗的前半部分,边读边标出“梨 笼 浪 粱 燃 勤 劳”这几个生字。 2. 小组合作:小组同学讨论这些生字的意思,并互相示范。 3. 自由练读**: - 指读“灯笼”,突出“金黄”和“火把”的色彩。 - 指读“高粱”,突出“金色的波浪”。 - 齐读整首诗,感受秋天的美好。
相关练习
- 选择句子:从课本中选择一句美丽的秋天图画,并在小组里分享自己的理解。
- 彩图互动:老师展示一幅秋天的图画(如梨树挂满金黄的灯笼),请学生根据图片表达自己的感受,并用“金”或“红”这样的词描述表情。
板书设计
梨树 漂浮着 金黄的 火花
教学反思
- 课堂有效性:通过彩图引入,学生对秋天有了初步感受。
- 互动性高:小组讨论和彩图互动环节活跃课堂气氛。
- 情感投入:学生能感受到秋天的美好与快乐。
希望这个课件能让老师们更好地上好《秋天的图画》这节课!如果有其他需求,请随时告知。
《秋天的图画》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图、梨”等8个字,会写“浪、波”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天的喜爱,能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等描写秋天的优美词语,今天我们就到田野、果园去欣赏秋天美丽的风光。
(直观感知:播放秋天音乐风光片。)
2、引导回顾、表达:
你对秋天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3、总结学生感想,导入:
⑴ 秋天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秋天的?
(出示课题并朗读。)
⑵ 猜字谜识“图”字:
一个大镜框,冬天里面藏的是什么?
一个大镜框,冬天外面藏的是什么?
【二、初读感悟】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开火车,一人读一句,注意正音。
3、各人画出自己最喜爱的句子反复朗读,再读给小组的伙伴听,请小组成员成员评价。
4、朗读展示:
选你最喜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的同学如果觉得他读得准确优美,可模仿他的语气读一遍。
5、师引读课文,感知全篇: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梨树……苹果……稻海……高粱……谁使秋天这样美丽?哦,是(图)画出秋天美丽的图画。
【三、识字教学】
1、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用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读。
3、拿出字卡,小组自学下列生字:
(1)笼、浪、粱、燃、勤、劳。
重点是读准音,记住形。
4、采用自由问答方式交流识字经验。
5、总结识字方法,用自编的儿歌帮学生记字形:
梨树是木,灯笼有竹。
波浪是水,高粱为米。
燃烧要火,勤劳靠力。
【四、玩字卡游戏】
1、师随意说字音,生按老师所读顺序用字卡搭一座拱桥。
2、小组合作,玩字卡组词接龙游戏。
3、抽字读句:
小组成员轮流抽字,抽到后随即读出课文中带有这个字的句子。
【五、课后活动】
1、刚才我们看的、读的都是别人的作品,课后我们自己动手,创作一幅秋天的图画,再给图画配上一句优美的话或一首优美的小诗,准备搞一个歌颂秋天的诗画展。
2、自由组合,赞美秋天:
⑴画画组:画秋天。
⑵写作组:写秋天。
⑶ 表演组:演秋天。
⑷ 唱歌组:唱秋天。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再读课文
1、同学们,我们随着乐曲再读一遍课文,让秋天的图画再次展现在我们眼前!
配乐:教师领──“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学生跟──“山野就是……”。
教师领──“谁使秋天这样美丽?”,学生跟──“看,蓝天上的大雁……”。
2、配乐,全班齐读课文:
课件分别演示出下列画面:梨树、苹果、稻海、高粱。
生看图找句练朗读,师借图指导,直到背诵。
3、看课件“秋天风光图”自由轻声背诵。
二、复习词语
1、观察画面(课件演示),找相应词卡,并让小老师带大家读:梨树、苹果、稻海、高粱、大雁等图片。
2、贴在黑板上,组织学生分组赛读、开火车读、计时抢读。
3、生看图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秋天的叶子金黄,空气凉爽,天空蓝绿,鸟儿飞舞,落叶轻轻地飘到地上,小动物们在阳光下跳跃。
三、指导写字
1、字形分析、范写:
“波”字:左右结构,上尖下来长。
“浪”字:左右结构,左边短,右边长。
“灯”字:上下结构,上面较短,下面是平的下横线。
“作”字:上下结构,左边短,右边平的横线。
“波”:火字旁的点变成水;
“浪”:三点水,中间宽;
“灯”:中间一点,左边短,右边长;
“作”:中间一点,上面较短,下面较长。
2、学生先书空,再描一个,写一个。
3、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写字展示、评价。
四、拓展活动
1、合作交流:
学生拿出各自创作的秋天的诗歌和图画,小组交流、欣赏。
2、各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3、推荐有关秋天的读物课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