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免费文案网

《古别离》原文翻译及赏析_古别离唐孟郊古诗加拼音

笙念 25 分钟前 ( 2025-08-15 22:46:04 ) 6949 抢沙发

以下是改写后的文章:


《古别离》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古别离》原文翻译及赏析1
古别离

昔岁惊杨柳,高楼悲独守。今年芳树枝,孤栖怨别离。

珠帘昼不卷,罗幔晓长垂。苦调琴先觉,愁容镜独知。

频年雁度无消息,罢却鸳文何用织。夜还罗帐空有情,
春著裙腰自无力。

已能憔悴今如此,更复含情一待君。

**2. 《古别离》原文翻译及赏析2

欲别牵郎衣,郞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3. 《古别离》原文翻译及赏析3

女主人公一边牵着止夫的衣服问道:这次你到哪儿去?
我不会责怪你回来迟了,你千万不要到临邛那里去。

**4. 《古别离》原文翻译及赏析4

诗的开头“欲别”二字,紧扣题中“别离”,同时也为以下人物的言行点明背景。“牵郎衣”的主语自然是诗中的女主人公,她之所以要“牵郎衣”,主要是为了使“欲别”将行的丈夫能暂停片刻,听一听她诉说自己的心里话;另外,从这急切、娇憨的动作中,也流露出女主人公对丈夫的依恋亲密之情。

女主人公一边牵着郎衣,一边娇憨地问:“郎今到何处??”在一般情况下,千言万语都该在临行之前说过的,至少也不会等到“欲别”之际才问“到处”,这似乎不合常规。然而,联系第四句来看,便能知道使她忐忑不安的并非不知“到处”的问题,而是担心他去“临邛”,那才是她真正急于要说而又一直难于启齿的话。“郎今到何处?”问得多余,却又问得巧妙。

第三句宕开一笔,转到归期,按照常情,该是盼郎早归,然而她却偏说“不恨”。这个“不恨”,联系到第四句中诗人引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典故,便可知她是怕男主人公去觅新欢。可见“不恨归来迟”,隐含着女子痛苦的真情,“不恨”,不是反语,也不是矫情,而是真情,是愿以两地相思的痛苦赢得彼此永远相爱的真情,她先如此真诚地让一步,献上一颗深情诚挚的心,最后再道出那难以启齿的希望和请求“莫向临邛去”。其用心之良苦,可谓“诗从肺腑出,出则愁肺腑”(苏轼《读孟东野诗》)。


以上为改写后的内容,确保了段落结构、用词准确性和语言流畅性。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5 分钟前 ( 2025-08-15 22:46:04 )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免费文案网对其观点赞同或支持。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