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免费文案网

《送杨山人归嵩山》李白全诗赏析(送杨山人归嵩山阅读答案)

笙念 24 分钟前 ( 2025-08-12 15:42:05 ) 2954 抢沙发

```html

《送杨山人归嵩山》李白全诗赏析

《送杨山人归嵩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于唐玄宗时期的一首诗,全诗表现了诗人对杨山人这位志同道合的人的离别之情。

送杨山人归嵩山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注释]

R Yang: 露士隐士。其生平事迹不详,李白有《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诗,疑另一人。

嵩山:中岳嵩山,五岳之一。

嵩阳:嵩山之南

尔:你,指杨山人。

掇(多 duo): 指拾取。

菖蒲:多年生水生草木,有香气,根可入药,初夏开花,共黄色。相传嵩山石上菖蒲,一寸九节,服之长生不老。如果是开紫花的菖蒲,则更好。

茸:草初生貌。这里形容蒲花。

骑白龙:据《广搏物志》载:后汉进,有个名叫瞿武的人,在峨眉山被天竺真人授以真诀,乖白龙成仙

[白话译文]

我有座万古不坏的住宅,就如同嵩山东山坡的玉女峰一样神秘。

我留下了一片月亮,长期挂在东溪边的古松上。

你去嵩山采掇仙草,菖蒲和紫茸花。

晚些时候,我也许也去那拜访你,到时候我们一起青天骑白龙升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天宝初年。场山人大约是李白早年访道嵩山时结识的朋友。李白《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一诗云: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绶束相趋。当时结交何纷纷,片言道合唯有君。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从头至尾不写离愁别恨。写景的部分清幽高远,写杨山人归山后的生活,恬静安适。结尾骑龙相访的神奇画面,又显得豪放飘逸。通篇紧扣诗题,通过色彩鲜明的画面,把送别之意、惜别之情表达出来。借用前人的话说,就是用景语代替情语。它所写的景,既为外在的景物,也为内在的感情,是情与景偕,思与境共,的统一体。

例如描绘嵩山秀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它的爱慕之情,就寓有怀念杨山人和向往栖隐生活的思想感情在内。三者迭合在一起,惜别的情意,就显得十分浓烈。惜别而不感伤,一往情深,而又表现得超奇旷达,这样的送别诗是非常罕见的。它构思新奇,如镜花水月,亦真亦幻,不受通常的时空观念的束缚,不为常人的思想感情所左右,更不因袭模仿,落入前人的窠臼,表现了诗作者惊人的创造力。

李白写诗还常常运用夸张的艺术手腕使描绘的对象理想化、神奇化,以引起读者想象与思慕的情趣。例如,宅如常见事物,并无新奇之处,可是在前面加上万古二字,就变得神奇、空灵而耐人寻味了。

又如一轮明月挂在溪边的松树上,景物固然迷人,但若仅仅如此,诗味并不很多。诗人别出心裁,在前面冠以长留二字,突出意志的力量,这样人和物都发生了超凡入圣的变化,涂上一层神奇瑰丽的色彩,从而引人遐想,逗人情思。

[文学赏析]

全诗分三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嵩山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嵩山以及对昔日遁迹山林、寻仙访道生活的眷念之情。

首联写峰峦,起句豪迈。一个我字颇有万物皆备于我字,的气概。万古宅如指嵩阳县境内的玉女峰。李白当年访道嵩山,未必就栖身于此,这里选用玉女峰的名字,是为了与上句的万古宅相对应。玉女峰暗含仙人居的意思,使神异气氛更加浓厚,也更加令人向往。

三、四句展示的境界更加美丽神奇。月不可留,而要长留,而且使它处在最恰当、最美好的位置上。晶莹的月亮悬挂在苍翠挺拔的松树之上,下面是长流不断的溪水。它不只生动地显现了嵩山秀丽的景色,而且寄托着隐居者高洁的情怀。

五、六句为第二层,写杨山人归山后的活动。诗人想象杨山人归去后将采摘仙草,而嵩山玉女峰一带就散布着开满紫花的菖蒲。这种菖蒲一寸九节,服之长生如仙,正可满足他求仙的欲望。这联上句写人,下句写山。人之于山,犹鱼之于水,显然有得其所哉者的寓意。

末二句为第三层,诗人向好友表示岁晚或相访要和他一起去过求仙访道、啸傲山林的生活。结句把这种思想情绪化为具体的形象:仿佛在湛蓝的天空中,一条白龙在向前蜿蜒游动,龙身上骑坐着风度潇洒的诗人,他那仙风道骨与青天、白龙相表里,构成了美丽和谐的意境。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4 分钟前 ( 2025-08-12 15:42:05 )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免费文案网对其观点赞同或支持。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