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免费文案网

《酸的和甜的》说课稿_酸的和甜的课后反思

笙念 2 秒前 ( 2025-08-11 09:06:49 ) 8130 抢沙发

《酸的和甜的》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自然不得不编写说课稿,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笔者整理的一篇《酸的和甜的》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材分析

《酸的和甜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四组(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单元里最后一篇连环画编排的连环故事。课文以“吃不着葡萄,说葡萄很酸”的现象引出狐狸的故事,而狐狸最终用这种方式赢得了小兔子和小松鼠的信任。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吃不着的东西,就认为它很酸”这种思维方式,并通过观察与感受来认识“酸”、“甜”的区别。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一年的学习,初步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兴趣,爱读、爱说、爱模仿、爱表演、喜欢想象、无所顾忌是他们的特征,像这种以动物为主人公的连环画课文,尤其喜欢学。基于本班学生也有以上特点,并加之他们朗读时感情上的“欠缺”,因此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我采取了层层递进、有浅入深的朗读方式。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本节将通过创设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让每个孩子喜欢阅读,主动阅读,快乐阅读,这是我设计和逐步实施教学的主要目标。为此,我努力营造一种“我努力,我成功!我成功,我快乐!”的氛围,让孩子们在整堂课中始终保持着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有所“思”,有所“悟”,感受语言的魅力,明白朴实的道理,享受语文,快乐语文。

学习目标
1、认识“酸葡萄狐狸串迫待硬”,会写“串兔告诉狐狸猴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懂得做事情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不能光听别人说。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以趣促智,调动情感
(1)故事激趣,导入课文:
我给孩子们讲了《伊索寓言》中《狐狸和葡萄》的故事,体会狐狸“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为理解课文寓意埋下伏笔。

(2)看连环画,快乐阅读:
这是一篇连环画课文,8幅图画一步步地展示了故事情节,对孩子们的阅读感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因此,我利用阅读期待心理,让孩子们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一边看图,一边读文,通过图画、猜读文字,了解课文内容。

2、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课文读对了吗?看一看动画片:
(2)自由提问,掀起头脑风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看完故事片后,我鼓励孩子大胆质疑,努力张扬个性,掀起头脑风暴,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体验。”

二、层层递进,自读感悟

1、诵读三步骤激励孩子们自读:
(1)“这篇课文有285个字,我相信,孩子们一定能读得正确、流畅。愿意试一试吗?”
(2)“谁还想读课文,谁就站起来大声读。”
(3)“你们是怎样的人?读完后你让别人读吗?还是自己来读?”

2、读足了,读够了,进入第二步骤:
(1)“你最喜欢哪段课文,你就站起来读哪段。”
(2)孩子们读后,我请孩子“说说读的感受,让我们分享你的快乐。”
(3)再请大家“谈谈刚才听读后的感受”,

3、重点突破“小兔子”和“小狐狸”的对话:
(1)“小兔子摇摇头说:‘我没吃过,可是小松鼠说葡萄很酸。’
(2)小松鼠也摇摇头说:‘没敢尝,狐狸说这葡萄酸得很呢!’
(3)就这样,老师不必多教,让孩子们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快乐识字,温故知新

1、“写‘串兔告诉狐狸猴颗’”这一句学生是否能正确理解?
2、“谁认为自己在班里读得最好,谁就站起来读?”
3、“你最喜欢哪段课文,你就站起来读哪段。”

4、识字方法:
(1)加减识字法
(2)一字开花法
(3)部件识字法
(4)词串识字法
(5)字族文识字法
(6)实物法
(7)图解法
(8)形声字识字法
(9)辨析比较识字法
(10)奇特联想识字法
(11)字理识字法
(12)顺口溜识字法
(13)歌谣识字法
(14)谜语识字法
(15)情景识字法
(16)游戏识字法

5、本课有几个象形字:“兔”、“串”,我在多媒体技术中展示了“兔”字从实物图形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语简化字的过程,富有动感的画面,激发孩子们丰富的联想,使枯燥无味的笔画结构和生动鲜明的表象统一起来。写“兔”这个字时,我会编一个形象生动的小故事:“……那一点是小兔子的短尾巴,小兔子没有短尾巴就不可爱了,我们千万别把它忘了哦!”

6、写“串”的时候,我会联想到“冰糖葫芦”:“那两个‘口’是两颗糖葫芦,那一竖是串糖葫芦的棒。”
在老师的启发下,有的孩子还会联想到“羊肉串”:“我最喜欢吃羊肉串了,那两个‘口’就是羊肉,那一竖就是串羊肉的棒,合起来就是‘羊肉串’的‘串’。”


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
(1)观察动画片后,我问:
你认为谁才是小兔子呢?
谁是小狐狸呢?

(2)小松鼠和小兔子都认为葡萄很酸。为什么他们俩说的都是“葡萄很酸”呢?

(3)谁能想出一个“吃不着的东西,就认为它很酸”的例子?

2、(教师提问,学生分角色表演)
(1)我问:“你最喜欢哪一段故事?”
(2)如果我在“狐狸和葡萄”这一段里教大家读“串兔告诉狐狸猴颗”,你愿意来当小演员吗?

(3)如果我把这段内容分成“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的三个环节,那你可以先读第一部分:“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很酸。”
接着读第二部分:“狐狸为什么还用‘串’这个词?”
最后读第三部分:“狐狸为什么要和小兔子、小松鼠发生冲突?”

(4)然后,我问:“你们是怎样的人?读完后你让别人读吗?还是自己来读?”


教学过程中的个人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创设趣味性的故事引出新知识,并结合连环画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了多形式的活动。
1、在朗读环节,我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阅读,这样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在识字环节,我还设计了一些有趣的活动,比如“谁是小兔子”,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汉字;
3、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个别指导和分组合作的方式,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有效的帮助。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 秒前 ( 2025-08-11 09:06:49 )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免费文案网对其观点赞同或支持。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