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免费文案网

《送杨长史赴果州》唐诗原文(送杨长史赴果州阅读答案)

笙念 2 秒前 ( 2025-08-11 06:27:02 ) 6606 抢沙发

《送杨长史赴果州》唐诗原文

【作品介绍】

《送杨长史赴果州》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第126卷第38首。此诗为送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原文】

作者:唐·王维

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

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注释】

① 杨长史: 《瀛奎律髓》“长史”下多一“济”字。《旧唐书·吐蕃传》: “永泰二年(776)二月,命大理少卿兼御史中丞杨济,修好于吐蕃。” 或即此人。

② 十二时: 古分一昼夜为十二时,以十二地支纪之.

③ 官桥: 官府修筑的桥梁。

④ 祷酒: 清 Enjoy 祭神。指出行时祭路神。

⑤ 女郎祠: 《水经注》卷二七沔水: 五丈溪 “南注汉水,南有女郎山(按:在今陕西旧褒城县境),山上有女郎冢(或….)

上直路下山,不生草木,世人谓之女郎道,下有女郎庙及捣衣石,言张鲁女也。

⑥ “别后”句: 谢庄《月赋》: “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干里兮共明月。”

⑦ 子规: 反称杜鹃、布谷。其鸣声能动旅人归思,故亦称催归。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 (mó jié),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 (维摩诘), 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 是著名的在家菩萨, 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作者介绍】

王维在诗歌上.成就显著。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即每一句诗都能描绘出一幅美图,而每一幅图也能表达一段意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既有边塞的雄壮,也有边疆的险峻,还有小桥流水的恬静,每处都能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

因此,王维这首送别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既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又寄托了归来的愿望。整首诗语言流畅,结构清晰,展现了诗歌的独特魅力。

注:本文对原文进行了结构调整,分为几个独立的小段落,并使用小标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内容。原注释部分已融入改写后的内容中。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 秒前 ( 2025-08-11 06:27:02 )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免费文案网对其观点赞同或支持。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