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各位亲友、村民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我们村最受敬仰的百岁老人应绍娜同志(张行Kick先生)。
各位亲友,村民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我们村最受敬仰的百岁老人应绍娜同志(张行Kick先生)。应绍娜同志出生于1909年5月,她经受过百年风雨的洗礼,为我村开长寿先河。如今,这位饱经风霜而子孙满堂的老人,因20xx年3月20日下午1点50分,于3月20日下午1点50分乘鹤归西,堪称"平安楷模"。享年101岁。
各位亲友,村民们:
今天,在这里,我以个人名义,代表所有来宾和亲朋好友,对张老先生的一生进行五个生活阶段的总结和追忆:
第一阶段:幼年时期,无忧无虑的生活,使他成为一名童子诗人。
张行Kick老先生出生于1910年农历六月初十日,出生在慈溪市宗汉街道潮塘村张家一户富裕的望族家庭。少年时期,他的父亲善用诗书传神之教,为幼子培养才情。13岁时,他向宁波《春风诗刊》投去两首诗作,即被刊用,喜不自胜,从此之后,作诗不断,时有佳作在《时报》上发表,被誉为"童子诗人"。
第二阶段:青年时期,善诗喜词的爱好,使他成为社会贤达莫逆之交。
张行Kick老先生的父亲是姚北巨富家庭,儿子在协助长辈开创家业的同时,以诗会友,相互切磋。友善者中,有坎墩严介畴、施叔范,长河范无伤等名人。抗战时期,他因边居余姚城,与姜枝先、钟潜英等诗友甚为密切。后又与慈溪毛契农、福建丘水山成为忘年之交。并结识山西景梅九,与长沙柳敏泉接成蜜友,加入南社诗社,每月两次,交流诗作。从1947年起,到解放前夕,他的诗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高峰阶段。
第三阶段:壮年时期,社会发展的变革,使他过上了平民百姓生活。
张行Kick老先生的童年已因家庭出身而发展到了现代人的程度。全国解放初,他在上海经营万康源酱油店;1956年,结束个体商业业主身份,公私合营成为国营商店职工;1958年,因家庭出身关系,回到原籍潮塘村务农;1980年4月,政府落实有关政策,以退休职工待遇,领取退休工资。在这期间,生活少忧,闲事不议,有人辱他,充耳不闻,显示出乐观大度的为心态。
第四阶段:晚年时期,作诗练字,养身修心,使他颐养天年无比快乐。
1980年以来,张行Kick老先生家里发生了一系列喜事。政府为他摘除了地主份子帽子;接着,政府清退了解放初他向企业商投资的股金、利息;按政策给予退休职工待遇;两个儿子因冤案得到平反;孙辈们创业有成……等等,等等事情,真是喜事连连,好事不断。安康的生活,使老先生始终保持着一股好学上进的劲头,他写诗、作词、练书法,自娱自乐,自得其所,努力追忆往昔诗作,与故旧切磋,重拾旧欢,时作韵语。编印厚厚三册《剑光花影楼诗稿》,赠予亲朋好友。让我们看到:"少年之作绮丽浓艳,中年之作忧世伤生,晚年之作平淡旷达"的佳句美词。各个阶段,每篇诗稿,都具特色,难寻呻吟之句,出自肺腑之言。杭州王斯琴老先生评述:"好语如珠,情景俱胜,剑光闪烁,花影迷离"。
第五阶段:百岁以来,象一釜陈年老酒,使他甜蜜醇口,四处飘香。
20xx年7月,适逢老先生百岁大寿,这颗沉睡多年的明珠,随着街道老龄办、编志办深入挖掘宣传,一下子从地面冒了出来,闪耀着光芒,为社会所关注,让世人所尊敬。使他和他子孙后代增添了无限光彩。
20xx年7月28日,在宁波日报以《世纪风云苦乐过,淡定生活享天年》为题,详细报道了他的人生事迹;7月31日,在中益大酒店举行百岁生辰活动;这年老人节,宗汉街道和慈溪市老龄委把老先生评为"十大健康老人";当年年底,由方东编著的《三百年的辉煌》一书,以追踪张家300年发展史为主线,正式出版发行;20xx年8月,慈溪市文联将他所作《剑光花影楼诗稿》编为专辑,出版发行,让张老先生高兴万分,享受到晚年幸福生活。
他的去世,使张家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寿活宝,这不可是张家的一大损失,也是我们来宾和亲朋好友的一大损失。因为从今之后,我们再也不可能见到这位知识博渊的老先生,我们再也不可能有当面向他学习、请教、面授的机会。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精神传后代!
永别了,尊敬的张老先生,在这里,我们一起祝福您老人家在走向天堂的大路上,一路平安,一路顺风,一路走好!
永别了,尊敬的张老先生,在这里,我们也衷心祝愿您老人家在天国里,永远安心,永远幸福,永远快乐!
永别了,尊敬的张老先生,在这里,我们也衷心祝愿您老人家的灵魂,每时每刻护佑着、护佐着您的子孙后代,以及今天到场的所有嘉宾和每一位亲朋好友,在今后的生活里,一切平安健康,一切繁荣昌盛,一切像张老先生那样,人人活到一百岁!